海事应用中的无人机配置
无人机仅仅是一个飞行平台,其功能归根到底是通过其机载系统中的任务载荷设备来完成的,因此进行海事无人机的配置首先要明确其任务载荷设备有哪些,以及各种任务载荷的功能与作用。
无人机配置需求分析
海事系统中应当配置的无人机包括四类:小型无人机、中型无人机、大型无人机以及舰载起降无人机。
1.小型无人机
不同厂家、不同产品差别比较大。按照起降方式来分,大致有如下几种:
跑道起降:对于跑道长度,不同机型都有差别,综合起来看,小型无人机一般不会超出400m长、30m宽的跑道,道面采用水泥混凝土或者沥青混合料均可。
弹射架起飞:需要配置相应的发射车,只需要小场地即可;
撞网回收:起降场地上需要安装回收网。
2.中型、大型无人机
中型和大型无人机都主要是跑道起降,参考各类大、中型的起降参数,起降场地一般不超过1000m长、50m宽的跑道要求。同时需建有联络滑行道及停机坪,停机坪需采用水泥混凝土道面,以供大型无人机停放。
起降点跑道附近不应存在架空高压输电线路,无人机起降时尽量不要穿越城市上空。
3.舰载起降无人机
根据现有巡航船艇的可用空间判断,舰船很难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起降,只能用于旋翼式、手抛式、水上起降无人机的起降。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各舰载无人机对甲板的具体要求,必须要结合无人机厂家具体需求才能明确。
旋翼式舰载无人机:起降平台要满足旋翼式无人机起降时的净空要求。起降平台上不应有任何其他上层建筑,起降平台边界标志线内的甲板表面上,不应有任何固定的突出物。另外,起降平台长度应保证无人机的旋翼(或尾翼或尾桨)的翼尖距离平台上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最小起落安全距离。
手抛式:可考虑在舰船上手抛起飞、撞网回收,需安装回收网。但是目前撞网回收的成功率还不是很高。
水上起降:对甲板没有要求,但是需配置专门的小艇用于水上无人机的投放和回收。
无人机对海事巡航基地的其他功能需求
无人机海事巡航基地除了要满足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外,还有些特殊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无人机机库:用于存放无人机,其规模视无人机机队数量而定。
装备车库:用于存放各种装备车辆(有些无人机需要车载发射;为满足灵活应用需求,有些设备的使用也必须配置装备车)。
测控、导航等设备区:测控和导航设备主要用于完成无人机起飞前测试以及无人机的辅助起降导航。
数据处理中心:无人机海事巡航设备的图像或信息传回后必须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中心还有可能作为综合信息处理中心,同时处理无人机传回的信息和岸基收到的各种海事安全信息。
训练中心:海事无人机基地应该能够配置必要的模拟或实操训练,定期对无人机操作手、其他飞行保障人员进行模拟培训和实操训练。
维修中心、备件存放区等:无人机的检修几率要高于普通飞机,维修中心与备件存放等内容必不可少。
无人机具有造价低、无人驾驶、容易使用和维护等特点,比较适合应用在海事领域,完成海域巡航监测等任务。应该指出的是,无人机技术一直在发展,无人机的海事应用需求也是不断拓展的,无人机在海事系统中的应用这一课题也需要随之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及学习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立场,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