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得益于各项无人机相关的智能化技术与设备的提升,无人机机巢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逐渐成熟。无人机机巢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固定地点、固定任务、固定周期的重复作业,如果说无人机成为了飞手的眼、鼻、嘴(摄像头、气体检测仪、喊话器),那么无人机机巢将直接代替飞手,解放飞手。
政策规定
2019年全国水利系统工作会在北京召开,部长鄂竟平强调要打好河湖管理攻坚战,把“清四乱”作为第一抓手,把划定河湖管理范围作为重要支撑,把系统治理“盆”和“水”作为核心任务,把长江大保护作为重点区域,把编制岸线保护和采砂管理规划作为重要基础,把河湖执法督查作为重要手段。
行业痛点
传统的河道巡检方式,只能沿着岸边、在桥上或者是坐船进行巡查、取证、拍摄,但是河流附近环境复杂、树木茂密、巡河效率低下、行走不便,还容易发生危险,且大部分的河流并不能通过坐船的方式进行巡河,就会导致巡查成本较高。
无人机巡河
水利无人机凭借机动灵活、操作简单、拍摄视野全面、实现功能丰富等特点,在水利部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利用空中视角的优势,高效便捷,第一时间掌握水利设施、水文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以便有效预防和紧急处理,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无人机虽然是一把利器,但会受制于执“机”人。
无人机传统管理和操作方式存在隐患和不足,电池充电方式复杂、一对一的局限控制方式、水利无人机飞手需经过专业培训、人为控制的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对无人机的应用造成了直接的影响,有些地区采用飞行服务外包,但是水利部门需要支付高昂的服务费用,同时对于临时性任务的执行明显受到制约。
全自动无人机巡河
无人机机场可解决以上问题,通过无人机机场的PC客户端,可直接在二维、三维、卫星地图上进行无人机河道巡检线路规划,一键起飞。在巡飞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水利无人机实时回传的拍摄画面进行巡查,若发现非法采沙、排污、违建等违法行为,可直接录像取证。当无人机河道巡检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就近指定机场安置,无人机自动充电,为下一个架次做准备。全程无需人员到达现场,节省人力成本、通勤成本,提高时效性和巡检效率。
续航时长、控制半径根据无人机参数而定。目前,多旋翼无人机的通讯链路、电池性能还在优化发展,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需要多方支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对我国民营企业家投以最崇高的尊敬和期待。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及学习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立场,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