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的无人机快递
不久前,随着国外疫情的发展,无人机甚至扮演起了物资投放的工作。无人机在各家各户上空飞行,给隔离的人们送去必要的生活物资,减少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传播风险。虽然这种无人机仍需人远程操作,而且仍处于试验阶段,但也体现出了无人机送货的一定优势。Zipline无人机公司已经开发了自己的第二代自主送货无人机,而且运输医用血液的成本低于公路运输。或许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外卖和快递小哥们,只需要无人机自动地接货运货送到人手边就可以了。
无人机交通设计
火车有铁路,汽车有公路,飞机有航线,那无人机呢?未来数量很多的无人机只能在我们的上空中不接受约束和管理地飞行吗?这是不太现实的,首先,随着无人机能力的提高,无人机交通的应用数量一定会有极大的提升,这么多无人机如果不接受管理地飞行,会带来很大的混乱。其次,无人机一旦出现故障或者碰撞,就会对飞行下方的人群和设施造成一定的伤害和破坏。因此,在这些低空空域范围内,需要规定好无人机哪里能够飞行,哪里不能够飞行,如何飞行。同时,希望无人机能够沿用一定的已有交通方式的优点和形式,可以在一定的结构中进行交通,便于无人机高效有序飞行,同时能飞往城市各个角落和目标点。
我们回头看看我们如今的交通都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呢?铁路和公路有一定的类似,都是在地上趴着的,需要考虑各种地形因素。铁路受地形影响较公路更严重一些,需要考虑山川河流等地理信息,要将各个城市连接起来。铁路的铺设往往是根据流量而设置的,比如京沪就铺了好几条铁路,满足人们的交通需要。而公路一般是按照一定的网络结构设置的,比如北京的摊鸡蛋形状的一二三四五六环,上海的内环中环外环。通过这样主干道的设定,再建立各种分支路径,人们就可以出了家门就坐上车了。通过铁路网和公路网的建立,地面交通就像人的循环系统一样,满足了各种各样的交通需求。
而对于民航交通,由于飞机间间距较大,而且运行于广袤的空域,交通不是特别繁忙,所以所有的航线都是人为规划,从一点直飞到另一点的。如同地面交通那般重复利用的交通结构较少(当然也有转航班这种)。但是对于未来的无人机交通,其特征更类似于地面的交通,无人机间距密集,同时飞行器数量较多。
于是,经过无人机交通特征的分析,一种自动化的,能够在某一高度根据空域禁飞情况的,无人机交通网络生成方法在经过一定的努力之后就被设计出来了!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及学习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立场,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