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市场一般可以划分为消费无人机和工业无人机,目前消费无人机已经被大疆无人机垄断,而工业无人机市场还未形成真正地垄断格局。目前,工业无人机可以应用到很多行业,如无人机监控、设备巡检等垂直行业。艾瑞咨询预测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750亿。其中行业应用农林植保约为200亿,安防市场约为150亿,电力巡检约为50亿,而用于航拍娱乐的消费级市场为300亿。
大家对工业无人机前景持乐观态度,但是无人机依旧存在着法律监管不力、科研应用配套不足、安全问题与技术难以突破等问题。网络问题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环节,4G网络在带宽、时延、干扰协同等方面都存在着进步空间。首先在信号干扰性方面,巡逻无人机的飞行路线的基站主要是依靠地面覆盖建设,而且飞行高度却不在地面站天线主瓣范围。因此,空中信号差且无主覆盖小区。最后导致,基站下行干扰较大,部分区域甚至出现短线失联的问题。其次在时延性方面,巡逻无人机如果在干扰过大的失联区域,下行方向的管理指令传输困难。根据信通院发布的《5G无人机应用白皮书》得知,部分干扰邻区来自远距离基站且站间距为500m城区场景会收到2.5外小区干扰,空中频繁切换,切换失败和掉线次数比地面高出2-5倍。对于巡逻无人机来说,如果时延不稳定,会造成信号不能及时接受不到,甚至会对巡逻无人机的工作产生影响。如今,无人机在4G网络下未能实现的场景,可以在5G网络中得以发展。5G蜂窝移动通讯技术与无人机的结合将会让无人机突破目前的局限,并且构建更加稳定的无人机网络控制系统。
5G网络有着全新的网络架构,能够实现超高带宽、毫秒级时延、超高密度链接,这些优点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除无人机现在的困境。在减低信号干扰方面,5G可采用铺设大规模天线较窄波束对准服务用户,进而小区内或小区间的干扰;也可以采用协同传输的方式,以协调时、频、空、码、功率的资源协调;更可以不同带宽的分频接入,使得地面和空间采用不同的网络,从而减少干扰。
5G+无人机可以在现有的场景中做的更好、更加稳定,而且5G网联无人机将会驱动更多种类应用场景升级。5G+无人机的结合不仅仅包括网络的接入,还要有边缘计算技术与网络切片能力的提高。这几者完美配合,使得无人机交警安防、电力巡检、设备巡检、无人机物流、水务巡检、野外科学勘测等场景有更好的升级。
总体而言,5G+无人机领域的应用,促进无人机在物流、农业、巡检、安防等多个场景实现全时化、智能化建设。如今,工业无人机应用的前景广泛,是5G技术与业务应用的重要行业之一。如今,5G与无人机实现了跨界融合,希望在5G的潮流下无人机能够真正的智能化作业。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及学习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立场,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