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武汉铁塔
地形复杂多样?
气候环境恶劣?
人工巡检方式作业效率低?
安全风险高?
巡视视野受限?
运维工作量大幅增加、人员短缺?
……
一起看看武汉铁塔怎么做!
汛期,长江天兴洲水位高涨,居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洪山区政府决定立即转移群众,适时组织堤坝开口泄洪。为了全面查看居民转移、开口泄洪状态,对全过程进行跟踪掌控。
在武汉铁塔洪山区域、青山区域员工的通力配合下,无人机自动巡航巡检系统开始了巡检工作。这是应用了无人机全自主飞行系统。
自主飞行是如何实现的?
无人机全自主飞行系统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依托铁塔站址点多面广、数据传输、电力新能源等资源优势部署而成,主要包括无人机自动机场子系统、无人机机载AI飞控模块子系统、远程控制 AI云平台子系统三大组成部分。
与市与市面上固定翼无人机不同,武汉铁塔使用的四旋翼无人机,旋转上飞,实现了悬停变向灵活自如,且时速达80公里/小时,飞行时间可达40分钟,飞行半径可达5-10公里。
此外,无人机自动机场实现无人机在作业现场存放、自动起降、自动飞行、自动更换电池等功能;无人机搭载的AI飞控模块核心算法能自主识别巡检目标、规划巡飞航迹,自主调整飞行姿态、云台角度、拍摄距离、相机参数;AI云平台对传输回来的图像、数据等进行自动分析识别,并提交诊断报告。
该系统无需现场操控,巡检人员在操作台发出启动指令后,无人机便可分别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和任务自主起飞、自主巡检、自主返航降落,对巡检场景和线路进行360度无死角精益化巡检,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同时,还能实现一键控制多架无人机开展智能巡检。
与此同时,铁塔无人机挂载功能除高清摄像头外,延伸服务还提供喊话、夜间红外、激光测距、森林防火(可挂载5公斤干粉灭火器)等功能,全机械手操作,支持连续作业。
运用这个系统有什么优势?
一是提升工作效率。传统勘察方式,每站址平均需40分钟,使用无人机后仅需5分钟;传统铁塔巡检,每站址平均需60分钟,使用无人机后仅需10分钟。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通过空中变换位置及悬停,可以快速、高效、无盲点的实时呈现并记录周边环境、塔桅、天馈、塔基等详细情况,高效完成勘察、日常巡检工作。
二是降低安全风险。面对地形地貌限制,在高山、河流阻挡等人员无法到达现场的场景,使用无人机可远距离完成工作,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三是增加检查手段。无人机不仅能弥补了传统人工巡查视线盲区的不足,其定制化巡检项目,还能智能化识别多种预设隐患。数据传输及时,智能化警示,传统方式无法实现的巡检项目,通过无人机,可实现对日常巡检效果的有效检查。
四是减少物业纠纷。针对部分物业敏感的居民区、商业区,通过无人机远距离完成勘察、巡检作业,有效减少扰民,降低协调成本,快速完成工作。
目前,武汉铁塔已与水务、公安、交管、环保等行业开展合作,针对水域动态监控、交通流量监控、重点区域管控、污染物空间分布数据采集等业务开展联合试点,共同打造以铁塔高点视频监控为主体、以无人机自动巡航为补充的立体地空监控体系。
下一步武汉铁塔将在商业模式上探索多行业多应用共享模式,提供自动排班巡飞服务、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服务等。